2月19日,《经济日报》发表冷安丽、马奔题为《做大做强生物经济》的理论文章。
文章认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需正确认识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发展理念,更好地推动生物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做大做强生物经济,需营造良好政策生态,激发产业创新动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做好风险治理与防范,筑牢生物安全防线;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原文如下:
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作者:冷安丽 马奔 《经济日报》(2024年2月19日 第05版)
近日有报道称,有企业使用钢铁工业尾气生产饲料蛋白和燃料乙醇,展现出废物再利用的强大效果。这让人们感受到生物制造的巨大潜力,同时也展现出生物经济的发展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市场规模不断提升,成为推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生物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基础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突破,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生物技术产业化占比稳步提高,成为推动生物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生物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成为我国生物经济创新高地;生物安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以国家战略为统领的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初步形成。
我国高度重视生物经济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将推动生物领域高质量发展融入立法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2022年,《“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出台,明确了生物经济发展的阶段目标、重点发展领域以及重点任务,科学规划和系统推进我国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生物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比如,生物经济发展产业创新动力不足,生物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关键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等积累不足,生物领域产学研与市场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仍不完善,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与治理体系仍不健全,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与不断增长的现实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等。“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需正确认识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发展理念,更好地推动生物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营造良好政策生态,激发产业创新动力。完善法律和制度保障,创新优化生物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环境,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与市场政策,畅通研究成果转化渠道,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核心驱动力,应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和引导生物科技领军企业在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强基础性、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链薄弱环节技术创新,解决“卡脖子”风险。畅通产学研人才流动机制,打造产学研用融合新模式,强化产研企数据互通与交流合作,探索建立协同攻关机制。
做好风险治理与防范,筑牢生物安全防线。伴随传统生物安全风险与新型生物安全风险的交织叠加,生物科技的两面性日益凸显。应坚持底线思维,推动生物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建设,完善主动监测预警机制,控制生物领域的风险增量。同时,加强生物安全能力建设,健全生物安全治理体系,消减风险存量,发展安全的生物经济。
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公众在生物领域的新需求和多元化要求。通过科普活动、项目试点等提高公众对生物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重视消费市场的政策支持与监督评价,建立生物行业技术标准和产品认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
编辑:王思彤
责编:石莹、臧丽丽